張永鋒在操縱接觸網作業車。劉云露 攝
10月的長春,寒風瑟瑟。在京哈鐵路一間堡站接觸網施工改造現場,一名身穿橙藍相間工作服的中年男子正全神貫注操縱著軌道起重車的手柄。不一會兒,接觸網鋼支柱穩穩落到基坑里,所有操作一氣呵成。
這名中年男子叫張永鋒,今年43歲,是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長春供電段動力設備車間接觸網作業車工區工長。參加工作以來,他安全起吊1萬桿,安全出車5000余臺次,用責任和擔當詮釋了愛崗敬業精神。
“工作就要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
張永鋒出生于鐵路世家,爺爺、父親、母親都在鐵路工作。他的爺爺曾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冒著敵人的炮火搶修鐵路。張永鋒小時候經常聽爺爺講當年的戰斗故事。他從小就有了鐵路夢,立志成為一名鐵路人。
1998年,年僅20歲的張永鋒從錦州鐵路司機學校畢業后,進入長春水電段,成為一名電力工。實習一年后,他正式調到長春供電段長春北電力工區工作,先后從事電力工、接觸網工等工種。
上班之初,工長就告訴他:“無論你做什么工作,都要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边@句話成為張永鋒的人生格言。2002年3月,張永鋒考取了鐵路機車車輛駕駛證,成為一名接觸網作業車司機。
不經歷風雨,怎么能見彩虹。張永鋒的工作并非一帆風順,在成為業務能手的路上,經歷了許多難關。
一名業務過硬的接觸網作業車司機,不僅要學習車輛專業知識,而且要全面掌握各種規章制度,并熟練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同時還要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及時應對作業中可能遇到的突發情況。
一次作業過程中,接觸網作業車突然失去動力,這讓剛剛取得駕駛證的張永鋒亂了陣腳。他不知如何處理,只好向師傅求助,并在師傅的電話遙控指導下成功排除了故障。
“事后,師傅嚴厲批評了我,并告誡我行車無小事,接觸網作業車司機臨時性、突發性任務較多,只有具備過硬的業務技術和高超的機車駕駛能力,才能出色完成任務?!被叵肫鹉菚r的場景,張永鋒感慨道。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為盡快提升業務能力,張永鋒一有空就到接觸網作業車上研究機車構造,熟悉電路圖,揣摩操作要領,模擬各種故障并自檢自修。他還經常與師傅探討車輛原理、應急處理相關知識,拆解組裝車輛的各個部件,并結合說明書研究原理,掌握故障處理方法。他看著圖紙找設備,對著設備想原理,反復琢磨。張永鋒笑著說:“那時,做夢都是鋪天蓋地的圖紙……”
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張永鋒就從一個門外漢成長為一名操縱接觸網作業車的業務能手。
2003年7月,張永鋒還考取了特種設備操作證,成為接觸網作業車和軌道起重車“雙料”司機。2010年,因工作表現出色,張永鋒被任命為長春供電段動力設備車間接觸網作業車工區工長,成為工區的“領頭雁”。2012年,在沈陽鐵路局供電系統接觸網作業車司機職業技能競賽中,張永鋒一路過關斬將,將“技術狀元”稱號收入囊中。
“我要沖在前、干在先、作表率!”
“機車也是有生命的,你對它好,它就會加倍對你好;你欺騙它,它也會毫不客氣地對付你?!狈_張永鋒的日記本,這句字跡工整的話讓人眼前一亮。他把對工作的熱愛寫在日記本的扉頁,也寫進了自己的心里。
接觸網作業車在非正常情況下作業,經常在封鎖區間反方向行駛,頻繁進行調車作業,安全風險高、危險系數大。為保證每次作業出車安全,張永鋒始終嚴格執行作業標準。作業前,他會組織召開施工例會,向職工介紹作業的走行徑路、內容、封鎖范圍等,并繪制施工車輛走行徑路圖,標注停車次數和地點,確保施工安全。
在作業中,他堅持做到與作業車同出庫、同運行、同入庫,作業結束后對施工中存在的問題與當班司機一起探討分析,確保同類問題不再發生。
“每次應急搶修出車,工長總是堅持參加出車監控,確保作業安全萬無一失?!惫^職工于洪濤說。
一次,在長春北站轉線施工現場,由于岔區密集,當班司機在瞭望信號時發生誤判。正在監控的張永鋒及時發現信號機尚未開放,果斷采取停車措施,避免了由于車站進路開放不到位造成的冒進調車信號事故。
張永鋒時刻嚴格要求自己,遇到急難險重任務時總是沖在前、干在先,充分發揮了一名工長的帶頭作用。
2018年12月,張永鋒參加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供電線施工改造。施工現場鄰近既有線,且地面障礙物多、組立支柱距離遠、空中接觸線錯綜復雜。為了將1.2噸的鋼支柱穩穩立在基礎當中,張永鋒多次到現場觀察環境,在心中模擬作業,預判安全風險。
回到工區后,他冒著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反復練習提鉤、起吊、放繩等作業環節,一練就是兩個多小時,直到手指凍得麻木。他克服了極寒天氣下吊車鋼絲繩性能降低、風雪天氣視線不良、空中接觸線影響操作等困難,在1個多月的施工中吊放鋼支柱118根,并做到根根精準入位。職工們十分敬佩,紛紛稱他為“神吊大俠”。
工作多年,張永鋒先后參加過長春供電段曲線改造、拆扒中間站、長春站站改等大型施工會戰,成為段里參加施工作業最多、休息時間最少、完成任務最好的人。
“把技術傳給每一個需要的人!”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張永鋒說:“在擔任工長前,我只需要配合老工長完成作業任務。但現在不一樣了,身為工區工長,我不僅要以身作則,而且要帶領大家安全、優質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div>
崗位變動后,張永鋒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安全盯控和傳幫帶上。他不僅把“安全高于一切”當成自己的工作標準,還把這種責任感灌輸給班組的每一位成員。
張永鋒所在的班組有13人,其中大部分是年輕人。有的青工年齡小、玩心重、學習勁頭不足,張永鋒便與他們談心事、談理想,引導他們珍惜崗位、努力工作。
他還組織老職工與新職工簽訂師徒合同,并將年齡較小的青工趙旭帶在自己身邊,手把手教技術、傳經驗。在他的指導下,趙旭很快成長為工區的業務骨干,并在段里舉辦的技術比武中取得了好成績。
為提升接觸網作業車司機技術水平,張永鋒與車間技術人員共同努力,按1比1的比例研發制作了實物型接觸網作業模擬教學車。這種模擬教學車主要包括制動系統、電氣系統、GYK設備等,全部采用真車、實物制作,各管路、線路連接方式和原理與實際完全一致,既方便了職工學習原理、熟悉部件,又能設置故障,讓職工在動態處理中提高實戰能力。
“這種教學設備的研發填補了作業車司機實作教學的空白,為有效開展實作培訓、提升職工實作技能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借鑒?!痹摱胃倍伍L丁鐵寶說。
幾年來,在張永鋒的努力下,工區職工積極學技練功,多次在沈陽局集團公司職業技能競賽中取得好成績,其中3名職工獲得“技術狀元”稱號、3名職工獲得“技術標兵”稱號。接觸網作業車工區安全出車5000余臺次,從未發生過一起線上作業車途停故障和人身安全險情。
“兩堅守兩實現”攻堅戰打響后,張永鋒帶領工區職工緊盯作業安全和節支降耗,開動腦筋,擔當作為。一次,DX2型接觸網高空作業車的力矩限制器出現故障,張永鋒立即聯系廠家,得到的答復卻是無法修復,只能進行更換。更換零件不僅會產生額外的費用,而且會影響秋季設備整修的進度。
張永鋒決定自己修復機器。他對照車輛圖紙反復琢磨,又找來同類車型進行比對。之后,他找到車間主任石春波,向他表達了自己的想法。石春波也被他自信而堅定的眼神感染,同意了他的請求。
得到了組織的支持,張永鋒立即帶領團隊成員反復試驗、測量。一周后,力矩限制器終于成功修復,不僅節約了3.8萬元資金,而且保證了施工生產不受影響。
奮斗即精彩,實干結碩果。參加工作以來,張永鋒先后獲得火車頭獎章、全國鐵路勞動模范等多項榮譽。光環之下,他不驕不躁,繼續以忘我的工作熱情,一步一個腳印地踐行著自己的初心使命。
張永鋒
中共黨員,現任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長春供電段動力設備車間接觸網作業車工區工長,曾獲得火車頭獎章、全國鐵路勞動模范等榮譽。
采訪手記:平凡之中見不凡
張永鋒用不懈奮斗的熱情、實干拼搏的作風,踐行初心使命,追求人生夢想,收獲精彩人生。
在張永鋒看來,安全大于天。他對安全始終心懷敬畏,嚴格執行作業標準,腳踏實地、認真細致地做好每一項工作,對同事負責、對作業車負責,保證每一次施工作業安全,不敢有絲毫懈怠。在成長成才的道路上,張永鋒一步一個腳印,不僅嚴格要求自己,而且言傳身教影響帶動身邊的人。
奮斗實干成就夢想。張永鋒的人生價值在奮斗實干中不斷升華。他的奮斗故事再次證明,把平凡的小事做到極致就是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