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鋒在練功房練習光纜割接技術。董佳怡 攝
深秋的浙南山區,色彩斑斕,千里滬昆鐵路蜿蜒其間。一條條調度指令通過鐵路旁架設的通信光纜,“穿梭時空”指揮著一趟趟列車奔馳不息。作為這條鐵路通信“動脈”的守護者,錢鋒在群山間穿梭了30年。其間,他從一名中專畢業生成長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技術大拿。
潛心鉆研,難題在創新中破解
崇山峻嶺間,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通信段通信工錢鋒坐在工具箱上,搭建臨時工作臺,放上熔接機,接續光纜。他看上去氣定神閑,手中實則爭分奪秒、一刻也不敢耽擱。
滬昆鐵路金華段和金千鐵路400多公里線路,多數處在浙南群山環抱中。錢鋒翻山越嶺,養護這段鐵路通信設備。長年累月風吹日曬,讓他變得皮膚黝黑、臉龐紫紅。
山高林密,架空的光纜經常引來松鼠。松鼠有時在光纜上蹦蹦跳跳,有時把光纜當成“磨牙棒”,一口下去,就可能造成通信中斷。奔走在搶修路上,錢鋒一邊打著電筒找路,一邊甩起毛巾驅趕蚊蟲,經常一個人咬著牙忍著蚊蟲的叮咬,一干就是兩個小時。有一次農歷除夕,錢鋒在家剛剛端起飯碗,突如其來的搶修通知讓他不得不放下碗筷,立即背起工具包往山里趕。
光纜傳輸的信號每經過一個接頭,強度就會衰減。錢鋒算過一筆賬:松鼠咬傷的光纜,憑借目前的技術裝備,判定咬傷位置的精度在1米左右,為了不增加光纜接頭,只能成段更換。這一做法不僅難以控制故障延時,而且費時費力費錢。他想過很多辦法,在光纜外包鐵皮、套套子等,始終沒能徹底解決問題。
難題不解,決不罷休。錢鋒通過觀察,發現松鼠雖然喜歡亂啃,但從不啃鋼網。他從中得到啟發,將光纜的“外衣”由低碳鋼絲網改成不銹鋼鋼絲網。經過試驗論證,這一方法十分有效,迅速被推廣應用。與過去將架空電纜落地直埋的做法相比,新方法每公里可節省檢修費用2.9萬元,一年下來可以為單位節支上百萬元。
鐵路通信光纜一般為24芯,按照傳統方法,每次接續,作業人員需要將整個光纜全部剪斷,中斷通信,再一一熔接。這種方法不能有效解決故障延時的問題。錢鋒苦思冥想,創新地提出“縱剖接續法”,在不中斷光纜傳輸業務的情況下,準確定位故障點,縱向剖開光纜外皮,找出受損纖束單個剖開,開展精準修復,完成受損纖芯接續。
纖芯細如發絲,縱剖稍有不慎就會將接續光纖割斷。為了做到精準作業,錢鋒收集多個型號的光纜特性資料并編輯成冊,白天練習實作,晚上學習理論。經過50多天反復練習,最終,無論哪種光纜的纖芯,他都能實現精確縱剖,且纖芯毫發無損,成功將故障搶修時間從一個半小時縮短至半小時。
近5年來,錢鋒先后帶領團隊自主攻關通信維護難題26項。
沖鋒陷陣,信號在洪水中恢復
關鍵時候沖得上、豁得出,這是同事們對錢鋒的印象。2017年6月下旬,浙江江山地區遭遇強降雨,短時間內降雨量超過300毫米。滬昆鐵路江山江大橋的錐體護坡被沖毀,橋頭路基下沉,大橋危在旦夕。埋在地下的通信光纜失去支撐,被洪水沖出水面,懸空在泥石流上的光纜在重力作用下隨時都有可能斷開。
錢鋒帶領黨員突擊隊冒雨連夜趕到現場,蹲守在光纜旁。突然,橋面第一孔橋墩被大水沖走,光纜被石塊擊中,斷成兩截。他系緊身上的安全繩,隨手拿了根木棍,跳進齊腰深的水中,腳踩著河底亂石,撈起兩段光纜后麻利地爬上岸。
橋邊風大雨大,光纜熔接機一旦受到環境干擾,熔接精度就會被影響。錢鋒和幾名同事脫下雨衣,圍站在一起,用手托著雨衣搭起一個臨時雨棚。他蹲在中間,借著手電筒的光,小心翼翼開始接續光纜。24根纖芯不到半小時就接續完成了,經檢測,全部達標。很快,被洪水中斷的通信信號恢復正常,同事們松了一口氣。
有人問錢鋒:“跳下水的那一刻,你怕嗎?”錢鋒坦然地回答:“說一點不怕那是假的。大橋的搶險救援正在節骨眼上,運輸生產也耽誤不得,早一秒恢復通信,就少一分損失?!?/span>
搶險作業爭分奪秒,為了保護路基,他們需要沿著光纜,在附近打下一排木樁。錢鋒擔心剛剛恢復通信的纜線受到損傷,就站到光纜旁,抱著長達2.5米的木樁,全程指導打樁機作業,防止出現樁位偏移。
寒來暑往,2018年12月下旬,浙江地區下起大雪,滬昆鐵路沿線光纜部分纖芯衰耗嚴重,由于無法準確定位故障點,故障影響范圍越來越大。正在休假的錢鋒很快就接到段里打來的搶修支援電話。在趕往現場的路上,他憑借豐富的經驗,一邊詢問故障現象,一邊做出初步判斷。一到機房,他立即開展數據測試和波形分析,迅速找出故障原因并準確定位故障區段。崎嶇的山路已白雪皚皚,錢鋒拿起工具,深一腳淺一腳地朝故障點走去……不一會兒,段網管中心打來電話說,各項數據逐步恢復正常,報警相繼解除。錢鋒從趕到現場到故障排除,僅僅用了兩小時。
嚴師帶徒,絕活在幫帶中傳承
“錢師傅能在1分鐘之內準確判斷光纜故障點,并在幾十根光纖中接好受損的那根纖芯?!蓖聫堟傉f。錢鋒的一手絕活在鐵路通信領域早已廣為流傳。
鐵路通信發展日新月異,設備持續更新。1991年入路的錢鋒深知自己學歷不高,只有加倍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在一次備戰技術比武時,為了不影響室友休息,錢鋒就跑到洗手間,打開業務書籍,一學就是一整夜。為了提升實操能力,他彎著腰訓練,一上機就是好幾個小時,一天下來,常常累得腰酸背疼。錢鋒憑借著鉆勁和韌勁,走上第三屆全國鐵道行業職業技能大賽賽場,并斬獲鐵路通信(線務維護)專業冠軍。
現代化的生產,必須依靠團隊的力量。如今,年近五旬的錢鋒下決心做好傳幫帶,培養一支技術過硬的通信“鐵軍”。一次練習中,由于天氣寒冷,徒弟手腳凍得有些僵硬,接頭測試結果不理想,比錢鋒要求的標準大了0.01dB,但仍在技術規范的合格值范圍內。錢鋒卻嚴厲地說:“推倒,重來!”從那以后,每次測試,大家都不敢有絲毫的馬虎和懈怠。直到后來,他們無論搶修時間多么緊迫都能一次搞定光纜接續作業,才明白了錢鋒的良苦用心。
錢鋒對全車間7個班組進行培訓,解讀設備的原理、功能、故障處理方法,傳授技藝要領,出題測試學習效果。如今,車間人人都有絕活,業務技能普遍得到提升,光纜接續時間也大大縮短了。5年來,錢鋒帶出的徒弟在全路和上海局集團公司各類技術比賽中嶄露頭角,獲得局級及以上比賽前三名的達14人次,有30多人成為單位年輕技術骨干。
為了把經驗和技巧分享給更多職工,錢鋒積極參與編寫上海局集團公司《通信線路巡線工作手冊》《通信設備作業指導書》《通信精品工程創建指導書》等資料。
執著堅守,勇當先鋒。身處大山的錢鋒,30年如一日,用熱愛和智慧守護著千萬條通信線路的安全,指引著一趟趟列車安全正點,馳騁萬里。
錢鋒
中共黨員,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通信段金華通信車間通信工,曾獲全國技術能手、全國鐵路勞動模范、全路首席技師、火車頭獎章等榮譽,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采訪手記
珍惜崗位 成就自我
一分鐘內就能準確判斷光纜故障點,練就這樣的絕活并非一日之功??此坪唵蔚墓收咸幚?,能做到如此極致的人并不多。
面對采訪,錢鋒說,是鐵路給了他這個平臺,要珍惜崗位。為了練就絕活,他舍得下功夫,常常站在工作臺前彎腰練習,一站就是十幾個小時。為了搶修設備,他常常獨自進入深山,咬著牙忍受蚊蟲叮咬。
錢鋒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松懈不服輸,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珍惜崗位、盡職盡責、成就自我。他的成長成才故事為新時代鐵路人樹立了榜樣,激勵廣大鐵路青年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建功立業。